未来5年,深圳人的收入、就业、教育、买房、退休、生娃、看病的大方向定了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信息量很大。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本文将为你划出报告重点,涉及你关心的收入、就业、教育、买房、退休、生娃、看病等大问题!
”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
二十大报告提出将“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深圳不仅是梦想之城,也是奋斗者之城!
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字显示,截至2022年7月底,深圳全市就业人口规模达1248.01万人,与历史高位(1249.4万人)基本持平,环比增长0.3%;异地务工人员997.1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29万人……这份“高质量答卷”背后,是深圳全力以赴守护劳动者,使其拥有稳稳幸福感、厚厚获得感、踏实安全感的强有力保障。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让实力者创业,深圳千方百计让人们收获稳稳的幸福。
“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将加快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至“十四五”末,产业总体水平保持全国前列,成为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重要集聚发展高地,为深圳“双区”建设提供有力人力资源支撑和保障。
>>2300万人!深圳最新规划,未来5年,就业、社保、收入和工资都要变了!
>>中央最新通知!深圳人身价又要涨了!这类人才被国家委以重任,将直接落户!
二十大报告提出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有多重视人才工作?从2017年开始,深圳将每年11月1日定为深圳人才日。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湾畔建成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以一座城市的最高礼遇致敬人才。深圳连续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促进人才优先发展81条》等政策措施,构建“鹏城孔雀计划”、“鹏城英才计划”引育并重的人才政策体系。
9月14日,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聘任仪式举行,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为埃菲·杰曼诺夫院士颁发讲席教授聘书。在参加完埃菲·杰曼诺夫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聘任仪式后,该校校长薛其坤对媒体说:“深圳在吸引人才和建设人才高地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国际化、开放性、对科学家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这不仅给科学家提供了科研经费,也提供了政策支持。”
此外,深圳还着力营造人才向心、安心、归心的良好环境,以特区立法形式在全国首设人才日,创办“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发布“深圳脚步”宣传片,建立全国首个国际人才街区地方标准,向世界发出“深爱人才,圳等您来”的强音。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全职院士77位,高层次人才超过2.2万人,海外归国人员19万人,人才总量已达663万人。深圳正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人才之城。
>>深圳又引入一位外籍大咖!著名数学家埃菲·杰曼诺夫受聘南科大讲席教授!深圳全市高层次人才超2.2万人,人才总量达663万人
教育优先发展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二十大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提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报告提到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深圳宣布一个大计划!“学位房”时代结束!未来,深圳遍地都将是名校!5年内,80个优质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要来了》,
其次,通过骨干教师流动,打破了师资的内卷化,激活组织活力,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
购房:坚持“房住不炒”,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
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在二十大报告中,有人注意到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大框架下阐述了房地产发展方向,具体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这意味着,深圳人买房渠道将更多了,不仅有商品房,还有各种保障房包括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共有产权房和人才住房等。>>深圳宣布划分三类地区!全面对接国家体系,未来全市旧改都要按比例建保障房
数据显示,通过积极拓展用地供给渠道,深圳居住用地供应规模从2016年的150.3公顷提高至2020年的362.8公顷,为住房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三五”期间,深圳累计供应居住用地1121.8公顷,其中安居工程用地供应382.6公顷,占比34.1%;商品住房用地供应739.2公顷,占比65.9%。累计建设筹集住房78.63万套,其中安居工程建设筹集44.24万套。
“十四五”期间,深圳建设筹集住房89万套(间),其中公共住房54万套(间),包括公共租赁住房6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共有产权住房8万套。深圳计划供应分配住房65万套(间),其中公共住房34万套(间),包括公共租赁住房6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20万套(间)、共有产权住房8万套。供应分配保障性租赁住房占供应分配住房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重磅官宣!十四五期间,深圳将住1860万人,再建89万套房,缓解住房困难!附《深圳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让深圳老百姓 “钱袋子”更鼓
二十大报告提出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让老百姓劳有所得、劳有厚得。据悉,深圳市从2022年1月1日起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深圳市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2.2元。今年以来,深圳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平稳发展的态势,在考虑深圳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社会保险标准等关键因素,对标国内其他城市最低工资政策实施情况,广泛听取劳动者和企业代表、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意见,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和统筹兼顾企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对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适度上调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推动打造民生幸福标杆。适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加强低收入群体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有助于吸引劳动力资源聚集。适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能向市场传递增加工资的信号,有利于吸引劳动力,为缩小深圳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缺口、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三是有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适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助于促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如果说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关乎“打工人”,那么养老金就关系到离退休人员。记者了解到,本次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受益人群为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其中,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加发28元,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即与本人调整前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挂钩:每人每月按照本人调整前基本养老金月标准的2.1%加发。缴费年限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基本养老金月标准增加1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20年的退休人员,超过20年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基本养老金月标准再增加1元。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的增加额少于15元的,按15元发放。(深圳商报记者魏薇)
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未来看大病将不出深圳!
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这意味着在深圳生二胎、三胎的家庭可以放心了!
与此同时,据深圳商报报道:近年来,深圳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医改,补短板,建高地、促健康,多方面齐头并进,实现医疗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241家(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数据、不含603家非独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床位63990张,卫生工作人员139781人。截至10月10日,深圳正式挂牌的“三甲”医院总数达到31家。政府持续在医疗卫生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21年深圳医疗卫生事业投入510.50亿元,同比增长15.9%。
2022年4月,《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这是首次被列入市级重点规划并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包括1个总目标、4项主要任务、20项重点工程。
“强基层”一直是深圳医改的重点。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833家社康机构,较2016年630家增长32.2%;社康机构业务用房平均面积为964.56平方米,较2016年新增31.59%;社康机构工作人员共有14736名,较2016年增加91.80%。今年1月已实施新的社康机构设置标准,从面积、住院床位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规划最新提出,要在全市规划布局28家社区医院,全市社康机构总数达1012家,升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近年来,除了“7+2”高水平医院方阵外,深圳已有16个学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入复旦版中国医院及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百强。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21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榜单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两家综合排名分别闯进2021年度科技量值百强,同时,市三院还位列5年总科技量值全国第80位。此外,深圳成立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也落户深圳。
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深圳高水平建设还要再上“新台阶”。包括推进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南方基地、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基地等建设。加快推进医学科学院筹建,加快质子肿瘤治疗中心装备等。到2025年,深圳的“7+2”高水平医院要全部转型为研究型医院,并布局一批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本建成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
随着深圳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市民看大病基本不出深,已基本成为现实。
>>深圳又一三甲医院挂牌!深圳唯一的市属心血管专科医院亮了!30家三甲医院名单曝光!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